2015年,我國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規模增加至130億元,其62.7億元用于湖泊生態環境保護,1.8億元用于遼河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5.5億元用于國土江河綜合整治試點,50億元用于《水十條》其他任務落實,預留10億元用于應對水污染突發事件。
9月30日,國務院正式出臺第二批PPP示范項目,共計206個項目,投資金額達6589億元。其中,環保項目95個,約占總項目數的50%。環保項目中,城市給排水、河水綜合治理、管網建設項目總計投資額分別為521億元、367億元、422億元,僅三項投資額合計1310億元,資金占所有環保項目的88%。
10月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提出,計劃3年內投資865億元,將武漢、南寧、重慶等16個城市作為海綿城市試點,并將給予專項資金扶持。有分析人士表示,僅僅16個城市總投資需求就在3000億元以上,而我國共有332個地級行政區,保守估計每個地級市投資60億元,則全國未來3-5年內投資總額至少達到2萬億元。
據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介紹,在嚴格項目環評方面,“十二五”以來,國家層面對151個不符合條件的項目環評文件不予審批,總投資超7600億元,涉及交通運輸、電力、鋼鐵有色、煤炭、化工石化等行業。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王金南對外表示,按照“十三五”GDP比較理想的增長速率,環境保護投入占其比例為1.5%、2.0%或2.5%,三個情景下,投入會在6萬億到10萬億左右。
從“十二五”水利扶貧工作情況新聞通氣會上獲悉,2011-2015年,貧困地區共安排中央水利投資2375億元,占中央水利投資總規模的31.7%。貧困地區的飲水安全工程、農田水利建設、防洪抗旱減災項目、水保生態工程、農村水電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明顯加快,取得了顯著成效。
水利部移民局局長唐傳利10月15日表示,水利部正在組織編制《全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規劃》,計劃到2020年全面解決貧困地區飲水安全問題,力爭使貧困縣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
環保部《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政策》編制組介紹,我國80%以上的城市河流受到污染,有很多甚至出現季節性和常年性水體黑臭現象;90%以上的城市地表水域受到嚴重污染。
從南水北調中線建設管理局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去年12月正式通水后,截至10月14日,全線供水已超過17億立方米,惠及沿線京津冀豫人口約3400萬。其中,南水北調供水水量分別占北京、天津城區用水量的70%和80%以上。
為了將市防汛指揮中心會商調度系統打造得更“智慧”,傳輸實時畫面更及時和全面,北京市正在進行水務圖像監控系統的前期設計工作,將原本分散在各單位、新舊不一的水務圖像監控設備進行“查漏補缺”和統一整合,搭建高清數字圖像實驗平臺。預計將新建120個監控點,整合169個監控點,總計289個監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