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我國環保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環境治理投資也穩定增長,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境污染投資占GDP的比例仍處于較低水平。比較新十九大報告中我國主要矛盾的變化表明我國已由過去的盼溫飽、求生存轉為盼環保、求生態,環保高度得到大幅提升。另外,報告提出,2020年前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堅戰,結合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的目標,我們判斷未來十年我國環保行業將持續景氣。
一、環保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00-2016年,我國環境治理投資總額從1014.90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9219.80億元,復合增速達14.79%。2016年,我國環境治理投資占GDP比例為1.24%。根據經驗,當治理環境污染的投資占GDP的比例達1%~1.5%時,可控制環境惡化的趨勢,當該比例達到2%~3%時,環境質量可有所改善。發達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環境保護投資占GDP的比例已達2%《全國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環保投資占GDP的比例不低于3.5%,環保投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我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穩定增長
環保尤其是水務類環保項目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因此整個金融環境的松緊與環保類公司的經營息息相關。目前政府和企業都面臨融資難的問題,PPP可平滑政府財政支出,加快企業資金周轉。未來PPP仍將是水務等環保投資的必然選擇。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之后42號文、90號文的相繼出臺,PPP得到大力推廣。截至2017年9月末,財政部PPP入庫數量達14220個,總投資額達17.8萬億元。根據前期環保類PPP項目所占比例,我們預估目前環保PPP投資額約3萬億元,占比約18%。
PPP投資穩定增長
地方政府收支持續擴大,PPP可有效平滑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財政始終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且持續擴大。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辦法的出臺對地方政府的舉債融資行為進行了一定限制。2016年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7.19萬億,債務余額達15.32萬億,大力舉債空間有限。以環保項目為例,PPP可將政府5年左右的支出平滑到20-30年,有效緩解地方政府財政負擔。
地方政府財政收支持續擴大
二、環保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1、2013-2017年,我國處于環保監管體系的極建中,前期主要是一些宏微觀目標、法律的制定。2016-2017年,排污許可、河長制等監管執行制度相繼出臺,環保稅、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也于2018年1月1日起實施。針對環保執行較弱的情況,中央環保督察、專項督查、強化督查等相繼實施,以強化政府落實環境治理?傮w來看,目前我國環保的大監管格局已經成型。
2、流域治理是環保中空間比較大的子領域。流域治理具有系統性強,單體項目投資金額大等特點,要以環境質量的整體改善為基礎,因此相比黑臭水體治理較慢。隨著我國生活污水處理率、垃圾處理率的快速提升,以及其他各類點源污染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流域治理提上日程。預計2017-2020年流域治理市場空間超過2萬億元。
流域治理相比黑臭水體治理更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污染來源眾多,有生活源、農業源、工業源等。目前我國生活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處理率都已超過90%,大監管格局下,工業污染源也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在此背景下,流域治理提上日程。水十條明確提出,到2020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到2030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從治理進度上看,整個十三五將是流域治理空間比較大,釋放比較為迅速的時期。
3、我國大氣污染物中SO2治理已取得較大進展,PM2.5達標城市比例仍處于較低水平,將是未來治理重點。工業企業排污是造成PM2.5超標的主要原因。2014年,我國火電超凈排放標準推出,以顆粒物為例,超凈排放標準為10微克/立方米,相比舊標20微克/立方米的特別排放限值下降50%;痣娧b機主要集中在五大電力集團,易監管且實施超凈排放改造有相應補貼,多數情況下可覆蓋治理成本,因此推進速度較快。2016年,各電力集團超凈排放機組功率占在運營總機組的比例都已達50%以上。截至目前,我們預估火電超凈排放改造完成率超過65%,剩余市場空間約140億元左右。
我國SO2排放達標城市比例超過90%
我國PM2.5達標城市比例仍處于較低水平
火電超凈排放改造市場空間估計
隨著火電超凈排放改造進入尾聲,非電領域煙氣治理提上日程。2017年6月,環保部發布《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等20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標準的提升成為非電領域煙氣治理市場開啟的重要推手。在大監管格局下,督察的常態化以及環保稅的實施將加速這一進程。預計整個非電領域煙氣治理市場空間在1885-2734億元。非電領域煙氣治理將成為大氣治理的下一個主戰場。
4、危廢產量巨大,政策監管驅動,需求逐步釋放。與生活垃圾成熟的處理模式相比,我國危廢處理行業仍處于成長階段。從行業發展來看,大多數產廢企業危廢產量有限,但由于危廢處理成本較高,再加上過去監管缺失,隱藏、傾倒、丟棄相對容易,瞞報、漏報現象嚴重,導致危廢處理需求得不到有效釋放。我們估計,目前我國每年危廢產量8000萬噸左右,進大于公布的4000萬噸。2011年我國危廢申報下限從10kg調整為1kg,2013年兩高司法解釋提出非法排放、傾倒、處理3噸以上危廢入刑,在政策的驅動下,危廢處理需求開始釋放。2018年我國將開啟第事輪污染普查,同時環保督察力度、政府監管力度持續加強,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盈利能力提升,支付意愿變強,在此背景下,危廢處理需求將加速釋放。
我國危廢產量穩步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無害化處理將加速發展。從處理情況來看,2015年危險廢物綜合化利用(資源化)占危廢整體處理量的比例約60%,且近兩年趨于穩定,而危險廢物處理量(無害化)從2013年開始呈快速增長趨勢。危廢資源化呈過剩趨勢,無害化則處于供不應求狀態,未來幾年,危廢無害化處理將加速發展。預計2018-2020年危廢物無害化處理投資空間約571億元,運營空間約1513億元。
危險廢物綜合化利用量趨于平穩
危險廢物處理量呈快速增長趨勢